EP88|林正修:分享「可目睹的物種演化」
30 August 2025

EP88|林正修:分享「可目睹的物種演化」

講客廣播電臺 I 天光尋亻厓

About

【跈等正修看世界】



臺灣暗空協會會長林正修~分享【可目睹的物種演化:狗的第三次演化+被棄置離島的綿羊+都市花栗鼠】



 



(一)杜克大學的布萊恩·黑爾博士,最近開展的一項關於催產素(oxytocin )的研究,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。 



根據Hare博士的說法,狗現在正經歷第三次馴化進化,這對所有人類都有好處。這段馴化歷程始於4萬至1.4萬年前,並持續至今。犬類馴化其實經歷了三次截然不同的浪潮。 



第一波浪潮始於人類以覓食為生的時期。最初,流浪狼因為食物來源穩定而適應了人類的定居,它們最終克服了恐懼和攻擊性,因為它們需要食物和溫暖。



第二次馴化浪潮始於工業革命之後。富人根據特定的身體特徵飼養犬隻,原本用於狩獵、護衛、放牧和榮譽用途的犬隻承擔了新的角色。



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馴化犬的第三波浪潮,重點是讓犬類適應現代社會,人類如今更依賴犬類作為伴侶、分享生活;服務犬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  



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其實反映了催產素(oxytocin )的增加。對狗來說,催產素是建立社會連結的關鍵,也是它們天生渴望與人互動的原因;「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」這句話現在再貼切不過了。



(二)生物放大鏡紐西蘭偏遠離島成為快速演化實驗室 Campbell Island ~本來被遺棄的綿羊群,竟然在幾十年之間,在偏遠離島存活下來,改變了外形,如今成為最珍貴的羊毛來源,但種群擴散被嚴格管控。



(三)芝加哥嚙齒動物,正在城市中“進化”~



研究人員對比了過去125年來收集的花栗鼠和田鼠頭骨,發現了驚人的變化:花栗鼠的顱骨變大,但側邊的牙齒變短了;田鼠頭骨中負責聽覺的骨突結構變小了。



這些變化並非偶然—科學家回顧了芝加哥城市發展的歷史後發現:城市化城市飲食,才是驅動它們形態改變的關鍵!也就是說,我們正在見證動物如何快速適應城市環境的真實案例。



 



 



講客電臺官網 : https://www.hakkaradio.org.tw/



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akkaradio105.9?locale=zh_TW